雖然政治是考研er們開始復習較晚的一個學科,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哦!提前對政治復習有個把握是大有裨益的,下面幫幫整理了政治學習中一些會犯的錯誤,小伙伴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!
作者
佚名
【摘要】雖然政治是考研er們開始復習較晚的一個學科,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哦!提前對政治復習有個把握是大有裨益的,下面幫幫整理了政治學習中一些會犯的錯誤,小伙伴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!
?教材多=全面=好
研友A的桌上永遠堆著厚厚的一疊政治復習資料,從官方的大綱解析到各輔導機構(gòu)的筆記、習題,只要是市面上比較熱門的輔導書他都有,練習題更是幾乎做遍了幾個大師的《×千題》。最后考研成績出來,A竟然只得了64分,和他巨大的精力投入相比,回報很低。
縱觀一些得分較高的同學,大部分人用的復習資料都十分簡單。為什么用的書少反而考得好呢?因為對絕大部分人來說,一本書看完一遍只能達到理解的程度,要真正把知識內(nèi)化、吸收、運用,需要反復多遍。而每套參考教材的邏輯、習慣用語可能都不太一樣,如果一本沒有吃透就看下一本極有可能弄得自己思維混亂。
其實,把一套材料看3遍的效果遠好過把3套材料分別看一遍。在每一本上下很多工夫,更重要的是通過多次閱讀、理解,更好地內(nèi)化出書人的邏輯和語言習慣,答大題時都能為自己所用。
?試圖找到“最好”的參考書
研友B是一名典型的理科生,她最關(guān)心的問題之一就是:哪本參考書最好?后來她聽很多學長學姐都說,要學好政治一定要用最經(jīng)典的“紅寶書”,就也去買了一本,但是厚厚的一本書看下來枯燥乏味不說,而且對于哪里是重點毫無頭緒。
挑三揀四地尋找一本“最好”的教材沒有必要。說到底,教材并沒有最好,只有適不適合自己。市面上流行的教材都是經(jīng)過了市場的檢驗,大多質(zhì)量較優(yōu),雖然知識點在一些細節(jié)上可能有出入,但是絕大多數(shù)的主要知識點大多不會遺漏。
如果真的要選書,可以在書店逛逛,把各個主流系列的參考書都翻一翻,選定一本書,然后充分地相信這套書,并堅定不移地把它吃透就可以了。
很多過來人強調(diào)考研政治考綱的重要性,我不否定,“紅寶書”自有其優(yōu)點,即最全面、最權(quán)威。但它的缺點也十分明顯:事無巨細、沒有重點,特別是對于沒有基礎(chǔ)的理科生來說,要自己吃透考綱就顯得更加困難,很容易產(chǎn)生畏懼心理。所以如果覺得自己并不適合(典型癥狀:翻開考綱,就兩眼一抹黑),那就沒必要強求非要看那一本。
?每一遍復習都把書從頭看到尾
在我把“把一套材料看3遍的效果遠好過把3套材料分別看一遍”的秘訣傳授給研友C后,他曾向我抱怨,覺得這樣來來回回地看一本書、做一本題,十分耗費時間不說,效率還很低,會的東西還是會,不會的也沒有很大的提高。我問了他看書的方法后,發(fā)現(xiàn)他和大部分同學一樣,第二遍、第三遍復習依然是把書從頭看到尾,簡直就是枯燥版的第一遍復習。
我推薦C再試試我的“刪減法”,幾天后,他的效率果然提高了很多,也不覺得那么枯燥乏味了。其實“刪減法”很簡單,看書時候帶支筆,把自己原來就會的東西、重點、難點等分門別類地標注一下,等第二遍復習的時候,自己原來就會的就可以“刪掉”,略看甚至不看,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重難點上,同時繼續(xù)標注新的已經(jīng)很熟悉的內(nèi)容和還需要第三遍強化的內(nèi)容。
這樣第三遍復習的時候,再把自己已經(jīng)會的內(nèi)容“刪去”,看不熟悉的內(nèi)容。
背大題的時候“刪減法”也很好用。第一遍背的時候,把已經(jīng)會的大題直接刪去,第二次背的時候只重新背不會的題。這樣一遍一遍下來,需要重點關(guān)注的內(nèi)容越來越少,能更專注于薄弱的環(huán)節(jié),不僅減少了時間,還提高了效率。
?搞“題海戰(zhàn)術(shù)”,橫掃幾千道選擇題
研友D把市面上有名的《×千題》都買來,看完書就開始掃題,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把選擇題掃完,做歷年真題的時候卻發(fā)現(xiàn)選擇題的正確率并不高。
政治和數(shù)學一樣,題海戰(zhàn)術(shù)是下下策。一道題代表一個甚至多個知識點,做題的目的不是“見多識廣”,而是通過做題揪出掌握不牢固的知識點,起到查缺補漏的效果。
另外,做題和看書也有共通之處,都是需要反復的。把一本題做一遍,并不能保證這些題你就都能掌握了。事實上,很多人碰上曾經(jīng)做過一遍的題,還是有可能做錯,這就是沒有“做精”的表現(xiàn)。
做選擇題的時候,我從不在書上直接勾選答案,而是把答案寫在白紙上,對完答案后再用彩筆在書上做錯的題旁邊做標記,然后仔細去看答案解析,把導致自己出錯的遺漏知識點弄懂,這樣才達到了做題的效果。
?大題背得越多越好
研友E在考研的最后階段花了很多時間背大題,每道題都幾乎一字不差地背得和標準答案一樣,覺得只有把所有可能見到的題都背齊了才“心安”。最后雖然政治過線了,但由于最后階段花費在政治大題上的時間過多,專業(yè)課反而沒有考出理想成績。
稍作留心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各色參考書出的大題從量上來看雖然多,但是相似度非常高。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把手上的大題稍作“合并同類項”。看到一道題時,先花幾秒鐘思考一下背后是要考哪一塊知識點,只要背一道題,其他考同類知識點的大題基本使用這道題答案的主體,再結(jié)合那道題自身的特色稍作修改就可以了。
比如,2012年考研前各參考書關(guān)于“信義兄弟”的題非常多,因為這是前一年的“感動中國”十大人物,還被拍成了電影。但是不管怎么考,涉及的知識點都是誠信,沒有必要把每本參考書上的答案都背一遍。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,就是只以某本參考書的答題邏輯為主,不會因為混背了各家之言而擾亂自己的思路。
不過,觀察一下歷年真題就知道,并不是所有大題都能很好地對應一塊或兩塊書上的知識點,尤其是時事政治的部分,這對于平時不太關(guān)注政治的女生或理科生來說,簡直就是天大的難題。
其實多看一些大題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政治題的答題思路是很像的,怎么開頭、怎么結(jié)尾,其邏輯結(jié)構(gòu)都是有據(jù)可循的。比如,哲學大題,答題時首先寫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內(nèi)容,然后用具體的一個規(guī)律去分析,然后根據(jù)實際的題目去分析,結(jié)合材料分析,盡量從正反兩個方面來做答。
只要善于總結(jié),記一些關(guān)鍵詞,再結(jié)合一些背過的知識點用政治術(shù)語套進去,就八九不離十了。
綜上所述,不要怕大題,更無需把每一道題的答案都原封不動地背下來。多總結(jié)、多思考,整合知識點、梳理答題邏輯,就算是碰到完全沒見過的題也可以鎮(zhèn)定地運用已有的知識去應對,是謂“以不變應萬變”。
?快=好,和研友比進度
某位仁兄偶然和周圍的研友聊天時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進度比別人慢了些,自己第一遍還沒復習完,周圍的很多同學已經(jīng)進行第二遍甚至第三遍復習了。于是心里很著急,連著兩周連習慣的午覺都放棄了,加班加點地趕進度。結(jié)果因為休息不夠,過度疲勞,第三周就病倒了,幾天之后方才好轉(zhuǎn)。
這位仁兄就是曾經(jīng)的我。這也是最多人容易陷入的誤區(qū):根據(jù)別人的經(jīng)驗盲目地給自己定計劃。
我在生病的那幾天思考了一下,我速度比別人慢是因為我看書比較細致,并且邊看書邊做題總結(jié),而有些同學是只看了書,還沒有做題。其實根據(jù)我自己科學制定的每日計劃,是可以按時完成階段目標的,所以完全沒必要著急。因為看書細致,我一遍復習的效果應該比大部分同學都要好一些,甚至一遍的效果相當于有的同學的兩遍。
想明白后,我就慢慢調(diào)整好了心態(tài),重新按照自己的節(jié)奏有條不紊地繼續(xù)后面的復習了。最后我也的確按時保質(zhì)地完成了復習,并沒有因為一時的進度落后而影響成績。
盲目地追趕別人的進度十分危險,不僅會破壞自己的復習節(jié)奏、甚至可能由于基礎(chǔ)沒打扎實而使后面階段的復習更加困難。時刻牢記,復習的最終目的是要學會學懂,進度上只要保證在正式考研之前能完成每一階段的復習就可以了,在這個前提下,“保質(zhì)”永遠是最關(guān)鍵的。
相對于英語、數(shù)學、專業(yè)課,政治往往是大家開始得比較晚的學科。但小伙伴們要盡早開啟考研政治的復習,因為打下扎實的基礎(chǔ)會掌握更多的主動權(quán)。
(我是實習小編夏至:沒有行動,一切都是空談。)
關(guān)于"最后階段,真題的正確打開方式_備考經(jīng)驗_考研幫"有15名研友在考研幫APP發(fā)表了觀點
掃我下載考研幫
最新資料下載
2021考研熱門話題進入論壇
考研幫地方站更多
你可能會關(guān)心:
來考研幫提升效率